“本想著跑馬拉松減肥,沒想到卻胖了幾斤”“明明是來比賽的,最后卻變成了旅游”……上周末,2025寧夏銀川馬拉松賽(以下簡稱“銀馬”)如期開跑。
回看此次銀馬,未免有點“不務正業”:從賽前萬名參賽選手去銀川覽山公園賞落日看演唱會,到賽后邀請跑者免門票游玩57家景區;從跑前無人機方隊用美輪美奐的“金鳳凰”為比賽助興,到賽中動感十足的機器狗勁爆亮相;從賽前贈送“文創盲盒”和“塞上平安帖”,到賽中長桌宴上烤全羊、清燉羊肉、辣糊糊、涼皮等風味小吃恭候大駕……一系列“新花樣”下來,寧夏的熱情與風情、新意與心意、風度與風味一覽無余,一場馬拉松比賽也就此變成文旅體完美融合的盛宴,賽事流量如期轉化成經濟增量。難怪社交平臺諸多外省區網友笑言,“沖著這個寵粉勁兒,沖著那些美食,明年咱也報名體驗一把”。
明明“跑題”的銀馬卻贏得了無數網友的點贊,在我們身邊,這樣的新花樣、新體驗實非個例。
比如,原本以自然景觀為主的銀川覽山公園總是不溫不火,后來通過引進音樂節、體育賽事、特色小吃、娛樂設備等實現從“靜態觀賞”到“動態參與”的轉變,“落日余暉,羅馬柱下,萬人在公園晚風中邂逅現代音浪”的浪漫畫面很快風靡全網,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;寧夏博物館利用數字技術,使國寶級文物——鎏金銅牛踏上銀川街頭,身著時尚服飾,穿梭賀蘭山闕、游賞碧波沙湖、走進火石寨、邂逅中歐班列,讓古老的黃河文明、唯美的塞上江南躍然眼前,令人觀之便對寧夏心馳神往……
看來,促進文旅體融合,讓這塊蛋糕更加美味、更能吸引人,就得不斷有新創意、新花樣。畢竟,在科技飛速發展、消費體驗升級、競爭同質化的當下,仍然依靠傳統的文旅體產業發展思路、單一功能的服務和產品,去滿足人們對“詩和遠方”的向往,已然不太可能。緊盯市場需求、借力現代技術,不斷打破產業邊界、創新產品供給、優化服務質量,促進文旅體深度融合,打造更具創意、更能滿足現實需求的文旅體產品,才能帶動一方水土活起來、火起來。
寧夏是祖國西北的一片神奇土地,從不缺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也不缺豐富的體育資源,更不缺勇于探索、積極創新的基因。能不能吸粉、出圈,完全取決于行動,也要看各方能否從種種新玩法的實踐中得到啟迪,深度挖掘和整合本地文化、旅游、體育資源,用更多深度融合的出彩創意,將“來寧夏給心靈放個假”的宣傳標語變成“一定要去寧夏”的真實體驗,讓塞上江南成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(虎權)